酒吧庆祝直至凌晨才结束,有了这么一场“把酒言欢”之后,团队成员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,回去路上大家已经开始勾肩搭背。
要知道曾经中方、日方、以及原超级亚久里的欧洲成员之间,存在一条隐藏的隔阂。
大家虽然都是名义上的超梦车队成员,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沟通交流,特别两个车组之间更是凸显一个泾渭分明。
奥德托身为车队领队,当然清楚这不是什么好现象。
车手之间可以存在良性竞争,车组成员却不能产生割裂,否则就会重现07年阿隆索跟汉密尔顿的“间谍门”,导致迈凯轮车队内部崩溃事件,从而争冠输给了法拉利车队的基米·莱科宁。
别看奥德托一副粗犷、强势的外在形象,事实上能在充斥着政治斗争的F1围场混几十年,必然得有着“老油条”的心思缜密。
男人之间没有什么比喝一杯,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。
狂欢下来每个人都玩的很尽兴,陈向北也确立了自己的核心身份跟领导力。
当然,除了阿勇满脸的郁闷……
回到超梦基地躺在床上,可能是大脑还处于活跃状态,陈向北并没有多少睡意。
他脑海中回想着奥德托的一句话,那就是赛道会改变,技术的本质却不会变化。只要能做到彻底的了解赛车,就能应用到任何一条赛道跑出自己的风格!
抱着这个想法,陈向北打开手机中的一段视频,这是93年多宁顿公园F1大奖赛的录像。
下午在会议室的时候,陈向北得到了小林崇智的赛道笔记,再加上任何参考意义不大,就没打算认真细看这段视频,仅是拷贝到了手机内存卡里面。
现在沉下心来,他认为自己可以深层理解一些东西。
伴随着视频开始播放,出现了这场F1大奖赛最著名的场景,那便是车神“塞纳”雨战第一圈连超四车,完成了从第五到第一的逆袭,从而获得了“上帝之圈”的美誉。
很多人都知道塞纳雨战很强,听说过“雨中塞纳”这个头衔,也能意识到一圈连超四车的很厉害。却不太清楚为什么这一圈,能被拔高到“上帝之圈”的程度。
原因就在于,塞纳这一圈激进到把雨地当做干地跑!
当年塞纳驾驶的迈凯轮赛车,只能称之为围场第三快的车。
第一是拥有主动悬挂、ABS、EBD、转向助力、以及高出80匹马力的超级黑科技威廉姆斯赛车。
第二是马力高出40匹的贝纳通赛车。
可能单单从赛车性能差距,还感受不到“上帝之圈”的震撼。
如果再加上驾驶这几辆赛车的车手,分别是七冠王舒马赫、四冠王普罗斯特、单冠王达蒙·希尔,就能明白这一切了。
用比对手慢的赛车,如同砍瓜切菜一样把几名最强的F1车手给斩于马下,硬生生把诸神之战给开成了人机大战,这几乎是F1历史上不可能再复现的画面。
正因如此,才会有人认为这是F1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圈,只能上帝才能开出来的速度!
陈向北就这么在手机屏幕上面,一遍遍看着雨中塞纳飞驰的景象,脑海中分析着对方走线策略跟超车时机,几乎每一次都能给他带来全新的感悟。
太强了!
越是仔细观看跟分析,就越能感受到那种“人车合一”带来的极致,完全超乎了陈向北以前对赛车的认知。
说实话陈向北上辈子对F1顶尖车手的学习,确实处于一种模仿跟研究的阶段。
往往是拿着车队工程师制作好的过弯轨迹线路,无数次在赛车模拟器上面重复练习,从而达到最为接近的走线跟过弯速度。
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错误,每一名新人都是从模仿阶段走过来的,特别是陈向北这种基础较差的中国车手。
只是越到后面,真正的天才车手就能开出自己的风格,好比维斯塔潘“转向过度”的甩尾跑法,无数车手都试图去学习模仿,却没人可以达到他的极致速度。
以至于红牛车队接连几位二号车手,都无法适应专为维斯塔潘研发的赛车风格,从而外界出现了各种“特调畸形车”的说法。
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种言论没有错误,红牛赛车确实是按照维斯塔潘的转向过度风格打造。
但竞技体育是残酷的,不可能出现什么绝对的公平。
当队友的实力跟成绩皆在你之上,那么他就会成为车队核心的一号车手,赛车研发方向获得资源倾斜,这点其实无可厚非。
二号车手唯一能做的事情,就是尽可能完美适应赛车风格,然后打败你的队友。
否则将如同巴里切罗或者博塔斯那样,永远成为一名僚机!
上辈子陈向北没能突破自己技术的“天花板”,倒在了F1殿堂的门槛面前。
现在他在奥德托的提醒之下,隐约感觉自己摸到了“顿悟”的大门。
如果能顺利推开的话,将打破上限带来的桎梏,这
第110章 F1车手的标准!(9K)(1/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